您的位置: 首页  试管婴儿成功率

患者自述:在胚胎移植前后怎么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时间: 2019-07-30 13:49:52 作者:海外文献整理

 

2019年3月6日我写下了这篇文章,只是想告诉你,该如何提高体外受精成功率,尤其是在胚胎移植前后该做什么和吃什么。

我只是想提醒你,这些听起来可能都很疯狂。在成功的胚胎移植之前,我失败了好几次,现在想想,是由于我在此期间没有做任何该做的准备!我做的很多手术都是我的医生推荐的,但其中有很多提高成功率的方法都是我通过大量研究发现的!我的理论是,如果这些方法不会损害你的机体,并有可能提高你的成功率(即使没有医生证明),那么为什么不试试呢?有什么害处呢?所以,这是我为确保我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胚胎移植成功所做的一长串疯狂的事情。

我的医生的建议:

  • 在我的第二次转诊时,我的医生想增加一些项目来巩固之前的效果。
  • 我们做了子宫内膜刮痕手术,同时也做了第一次移植,这个刮痕是为了去除潜在的息肉,并在我的子宫里提前挖了一个着床点。
  • 在开始注射黄体酮之前,我还做了一次子宫内洗,以改善子宫内膜环境。
  • 医生还做了胚胎胶,这也是我第一次移植时做的。
  • 最后,医生推荐我服用这些“脂肪胶囊”,因为我的体重偏轻,医生认为这可能会为我的身体提供一些我可能缺少的必要营养。

因此,在医生设置的新项目之上,我添加了我自己的小项目,以确保我身体能工作正常。

1.菠萝

这可能是最大的“妇孺皆知的故事”。当谈到试管婴儿时,吃菠萝可以有好孕已经广为流传。你要做的就是削掉菠萝皮并去掉顶部。把菠萝翻过来,切成5等份,包括菠萝心一起切了。从你转菠萝的那一天开始,每天吃一片,包括菠萝核,坚持5天,直到菠萝没了。

2.针灸

在胚胎转移前两个月左右,我开始每2周做一次针灸,在胚胎移植当天也做了一次。

3.遵循健康饮食

在我胚胎移植前的三个月时间里,我真的把更多精力放在有利于生育的饮食上,这是一种包含高蛋白、低脂肪和更少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我的饮食大约是40%的蛋白质,35%的健康脂肪和25%的碳水化合物。我还每天吃鳄梨。我也在胚胎移植前一个月戒了酒,把咖啡因的摄入量限制在一到两杯半。每天早上喝温柠檬水,每晚喝温骨汤。

4.只吃温的食物

这是针灸师给我的建议是,只吃温的食物(我甚至在吃菠萝之前把它加热到室温)。我还把所有的蔬菜都煮熟了吃,完全不吃生的蔬菜。我在胚胎移植前做了大约一个月,胚胎移植后继续做直到我的妊娠测试。

5.穿袜子

这也可能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但我意识到保持双脚温暖很重要。所以,在怀孕测试前的一个星期和移植后的两个星期,除了洗澡,我一直穿着保暖的袜子。要知道,八月的凤凰城可是非常炎热的……

6.适度运动

在胚胎移植前一个月,我减少了任何剧烈运动,但我每天都坚持散步,以增加子宫的血液循环。另外,我认为在胚胎移植那天快走有助于缓解压力。胚胎移植后,我在床上休息了3天,直到验孕后我才被允许再去锻炼或散步。但是,在我卧床休息的时候,我确保每两个小时起身去厨房或卫生间一次,以保持子宫的血液循环。

7.睡觉时左侧卧

在床上休息时,我尽可能地左侧卧,因为这有助于子宫的血液循环。所以我一直是左侧睡,直到验孕结果出来。

8.多笑

这是我的医生和诊所里的每个护士都推荐的!有研究表明,胚胎移植后大笑会增加植入的几率。所以,在胚胎移植那天,我们尽量保持轻松愉快,我妈妈看着我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而我和丈夫则整天躺在床上看搞笑电影。

9.不做繁重的工作

在胎动之后,我被要求不能做繁重的工作。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当你在家有一个两岁的女儿需要照顾。庆幸的是我的丈夫在胚胎移植后,就一路负责她的照顾。

10.在胚胎移植后的三天内不要洗澡

我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胚胎没有过热,并尽可能保持温度环境稳定。也不要使用加热垫或洗澡!最后洗澡的时候,确保不要太热。

11.记录下来。

把每天的感受写下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不要把自己的不安和沮丧的负面情绪记下来,千万不要这样做。这只会增加压力。试着保持你的头脑清晰,没有压力。

12.保持无压力

这与我上面所说的一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我真的相信,如果以一种自信、无压力的方式去做这件事,它会帮助你增加成功。写下一些积极的肯定来对自己重复,或者当你感到压力或担忧时看看积极的话语,这是克服压力的好方法。我的医生还建议我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自然平静,以帮助控制压力。

所以,就像你知道的,我现在已经怀孕31周了。无论你计划做什么来提高你的试管婴儿成功率,自信地去做,并相信它会成功。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尽自己所能让事情顺利进行,那将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试管婴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让人感到难以忍受,但我确实认为,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制定一个详细的准备计划,并坚信它会成功,这是至关重要的。也祝福你也能像我一样好孕!

声明:本栏目的内容,包括医学意见和任何其他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视为特定诊断;如果您对自己的健康或他人的健康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寻求医生的直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