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备孕  科学备孕

母婴风险全解析,高龄二胎怎么生?

时间: 2018-07-25 17:28:37 作者:

高龄二胎需慎之又慎,做足准备功课
·高龄妈咪最快半年就可以怀第2胎
    高龄产妇一般定义是35岁以上生产,但若加入怀胎10月的时间,34岁就可以视作高龄产妇。年纪愈大,剖腹产比例也就愈高。由于高龄产妇并发症较多,胎儿染色体异常以及流产比例也会比较高,如果真的要生二胎,建议愈快愈好,自然产大约半年、剖腹产1年就可以准备迎接第二个小生命。
    不过,孕妈也别太快「做人」,如果身体尚未完全复原就怀下一胎,身体囤积的养分可能不足以供给发育中的胎儿,胎儿大多会过小,妈咪未来发生子宫下垂等并发症的风险也会升高。若第一胎是剖腹产,如果子宫伤口疤痕尚未复原,还可能产生子宫破裂的风险。
 
·慢性病风险升高,孕前检查不可少
    根据统计,如果第1胎已做过孕前检查,第二胎身体状况又没有太大变化,可以不用做检查。但高龄孕妇容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尤其前一胎怀孕期间有可能出现身体变化,针对这两种高风险的疾病还是建议再做一次检查比较保险。假使在怀第一胎时罹患妊娠糖尿病,之后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风险自然就升高,怀孕初期血糖过高恐出现畸胎。一般人对糖尿病的症状警觉性较低,在糖尿病的防范上更不能马虎。
    提醒高龄孕妈,在怀二胎前,可从第一胎生产经验的好坏评估是否要生二胎;另外也要考量自己是否有能力承受怀第2胎的压力,特别是产后忧郁或产后情绪不佳的妈咪要有心理准备,就是第2胎孕期的不适症状(腰酸背痛肚子痛)会比第1胎严重,如果照顾大宝很吃力,没有其他家人支援,又要承担第2胎的不适,很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在某些情况下,医师会对高龄孕妈怀二胎打回票。比如第1胎罹患严重的妊娠毒血症、本身罹患糖尿病却控制不佳,或有肾脏病、红斑性狼疮等内科疾病等。那么一胎产后大出血,是否最好避免怀二胎呢?一胎产后大出血固然会提升二胎产后大出血的风险,但这不是绝对,可以事先预防和处理,妈咪不用过度担心。
 
高龄产妇常见情况?
·生多胞胎
    相对会提升不孕的比例,许多人会藉由吃排卵药或做试管婴儿的方式受孕,这也提高了怀多胞胎的机率。
 
·自然产比例低
    前面说到高龄产妇怀多胞胎比例高,而多胞胎大多都是剖腹产,因此高龄产妇自然产的比率自然也比较低。
 
高龄第2胎风险——For妈咪

·妊娠并发症机率高
    一般来说,年纪愈大,发生高血压、糖尿病的机率就愈高;非高龄产妇(35岁以下)罹患妊娠糖尿病的机率约为4%;高龄产妇罹患妊娠糖尿病的机率则达到9%,足足是非高龄产妇的2倍。胎盘早期剥离不一定与高龄有关,但因为它的危险因子包含高血压,因此容易罹患妊娠高血压的高龄产妇,其胎盘早期剥离的风险也会上升。而高龄产妇出现前置胎盘的风险本来就比较大,若前一胎剖腹产,发生的机率又更大。由于子宫血管老化、硬化,血流供应不佳,胎盘就无法顺利吸收母体的养分,因此高龄容易导致宝宝发育迟缓、生长不良。
    高龄孕妈早产大多是「医源性早产」。医源性早产有几种情况;当孕妈罹患子痫前症、妊娠高血压等妊娠并发症而医师评估状况不佳,就会建议中止妊娠。另外,当胎儿无法藉由胎盘获得养分,开始消耗自己的能量,变得愈来愈小,医师也会建议中止妊娠让宝宝出来以给予养分。高龄产妇实施医源性早产的比率会比一般孕妇高;而由于许多高龄产妇都采取人工生殖,容易怀多胞胎,多胞胎早产的机率也比较高。子宫老化也使得收缩力变差、扩张能力变差,在子宫「弹性疲乏」的状态下,胎儿也可能会早产。为什么高龄孕妈容易罹患妊娠糖尿病呢?因为年纪愈大,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就愈低,加上怀孕6个月以后受胎盘荷尔蒙影响,为了供给胎儿更多糖分,体内血糖会上升,如此自然会提高罹患妊娠糖尿病的比率。而高龄产妇之所以容易罹患前置胎盘,是因为前一胎留下的剖腹产疤痕或子宫手术疤痕会阻碍胎盘上升。
 
·容易罹患慢性疾病

    高龄产妇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是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其他如红斑性狼疮等免疫疾病其实并不常见。
 
·产程延长、难产
    许多人都有错误观念,就是年纪大体力差,容易拉长生产的时间。但其实有过自然产经验的妈咪,产程进行的速度只会愈来愈快(一胎比一胎快),除非胎儿过大或其他特殊原因,否则一般不会有产程延长的问题。
 
·产后恢复慢
    高龄孕妈咪的生长因子及免疫力都比一般产妇低,所以无论是初产妇抑或是经产妇,产后恢复的确会比较慢。
 
·产后大出血
    一般来说,经产妇产后大出血的比率会比初产妇来得高,原因是子宫弹性疲乏,收缩能力一胎比一胎差。而高龄孕妈大出血的风险又比一般产妇高;除了器官老化,高龄产妇常见的子痫前症也会影响母体凝血功能,进而让岀血机率上升。
 
·产后忧郁
    与一般孕妈相比,高龄妈咪在孕期容易产生许多不适,要面对的压力也比较大,比如胎儿是否健康、能否足月生产、是否可以顺利生产等,也因此容易产生情绪忧郁的倾向。
 
高龄第2胎风险——For胎儿
 
·染色体异常机率高(早产、流产、胎死腹中风险大增)
    根据统计,35岁以后自然流产的机率约25%左右;40岁以上则高达50%。由于女性的卵子从出生便储存在卵巢中,高龄产妇的卵子放置时间较久,异常比率自然也比较高,这也是为什么医师多半会建议高龄孕妈咪做羊膜穿刺以确保胎儿没有异常的原因。胎儿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宝宝胎死腹中,孕妈若罹患一些妊娠并发症,也可能导致宝宝胎死腹中。在染色体异常的疾病中,高龄妈咪罹患唐氏症的比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次依序是爱德华氏症与巴陶氏症。所有孕妇罹患唐氏症的比率约1/800;爱德华氏症则是1/5000;巴陶氏症为1/16000,而高龄产妇怀有染色体异常宝宝的机率会更高,以唐氏症为例,35岁的孕妈咪怀唐氏症宝宝的机率是1/280,40岁更上升到1/76。
 
·体重容易过小
    除非患有妊娠糖尿病,否则高龄孕妈怀的胎儿大部分都会比较小,原因是子宫血管老化、血流供应不足导致宝宝无法正常成长,以致发育较差。
 
·呼吸窘迫机率升高
    呼吸窘迫与否和胎儿是否早产有关。37周以前出生的早产宝宝肺部尚未发育成熟,大多会出现呼吸窘迫的症状,还可能有吸入胎便的情形,必须给氧或使用帮助呼吸的仪器。

(足月生产是几周?所谓的足月生产就是37周以后生产,之所以将足月订在37周是因为37周以上的宝宝肺部发育成熟的比例可达99%)
 
 
高龄孕妈怀第2胎常见问题
Q:哪些自费产检「必做」?
A:由于「高龄」是羊膜穿刺的适应症,建议高龄孕妈直接做羊膜穿刺,一次揪出所有问题。与其做其他评估式的检查(如第一孕期唐氏症筛检),不如做羊膜穿刺诊断更精确,也不用针对不同疾病花无谓的费用。若孕妈咪担心羊膜穿刺会有风险,可以考虑做非侵袭性母血筛检,不过此筛检费用较高,染色体检查的准确度也仅有13、18、21这3对较准。
 
Q:出现哪些情况必须住院待产?
A:如果第1胎产程很短,第2胎在足月后出现任何风吹草动就应该住院待产。通常孕妇一胎会生得比一胎快,曾有孕妇完全没有任何产兆(包括阵痛、落红)却在洗澡途中破水,结果宝宝就这样「滑」了出来。近几年有艺人为了安胎硬是在床上待了好几个月。但根据统计资料,卧床对预防早产并没有任何帮助,而且长期卧床会影响情绪,甚至会导致宫缩。一般来说,就算出现早产迹象,只要活动幅度不要太大,待产时并不一定要「锁」在床上完全不能动。除非孕妈出现落红、破水、阵痛等明显产兆或出现血压过高、胎儿过大、胎儿发育不良、超过预产期等状况需要住院待产,否则大多不需要住院。
 
Q:孕期怎么吃?
A:和第1胎差不多,以均衡饮食为主;多补充叶酸,不要摄取太多盐分。
 
Q:孕期怎么「动」?
A:虽然高龄早产的机率较高,但只要本身没有罹患内科疾病就不用太限制活动。只要不要动得太剧烈,简单的散步、孕妇瑜珈还是可以做,否则一直不动容易腰酸背痛;躺太久也可能因为血液凝滞而增加深层静脉栓塞的机会。高龄孕妈在选择运动方式前可以先评估自己孕前运动的模式。如果平时就有运动习惯,孕期可以减轻到中低强度,但要注意不要做增加腹压的运动(如举重、仰卧起坐)。如果没有运动习惯,建议以爬楼梯、骑自行车等低强度的运动为主。有些孕妈会在运动时产生宫缩,但子宫收缩不代表会早产,也有可能是假性宫缩(罹患子宫肌瘤的人特别容易发生),也就是子宫在收缩却没有产兆(如子宫颈扩张或落红)。
 
Q:自然产较安全还是剖腹产较安全?
A:一般来说,第2胎的生产方式大多会依循第1胎的模式,第1胎自然产,第2胎也会自然产;第1胎剖腹产,第2胎也会剖腹产。不过要选择何种生产方式还是要看第2胎怀孕状况,如果出现胎位不正、前置胎盘等需要开刀的情况,就不能选择自然产。怀胎前中风或发生车祸也必须剖腹。只要孕妈身体正常,一般还是会建议自然产,毕竟剖腹产有许多风险,自然产对宝宝未来的发育也比较好。不过临床上也曾出现孕妈头一胎生产十分顺利,但第2胎在怀孕中期就出现喘不过气的症状,后来发现是肺高压。这种病在年轻时没什么感觉,年纪渐长才会慢慢浮现症状。肺高压会让孕妈无法在生产时用力,此时就必须采取剖腹产。孕妈若不时感到喘不过气,为防万一,最好去心脏科检查比较保险。许多孕妈在怀第1胎时都比较年轻、体力好,不大会受身体状况影响,但怀第2胎时年纪较大,许多症状就会一一浮现,孕妈不可不慎。
 
Q:如果大宝生病,要如何避免感染病毒?
A:如果大宝从学校回来出现感冒症状,建议与孕妈隔离才不会传染病毒、造成不必要的风险。至于生病的大宝是否应该在家中戴口罩——除非是肠病毒等已经确诊的传染病,否则一般的隔离即可。
 
Q:怀第2胎期间可以继续哺喂母乳吗?
A:现代许多妈咪崇尚喂母乳,即便宝宝已经1、2岁都还在喂母乳,但宝宝吸奶时妈咪体内会分泌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不过不会引发早产),让妈咪感到不适。通常不用强制妈咪一定不能喂母乳,而是看妈咪本身的感觉,如果孕妈咪觉得自己可以忍受不适的感觉,基本上可以继续喂。但如果已经无法忍受就不要勉强自己,当断则断。
 
Q:第1胎出现哪些状况,怀第2胎时要更小心?
A:第一胎罹患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子痫前症、早产、产后大出血的孕妈,很可能在怀第2胎时再度罹患相同的并发症。上一胎筛检岀乙型链球菌的妈咪也可能在第2胎出现相同症状。曾罹患乙型链球菌的孕妈在待产时最好连续打4小时的抗生素,宝宝才不会有感染的风险。不过因为第二胎大多会生得比较快,可能打不满4小时宝宝就出生,孕妈应时时注意产兆,一有动静就到医院待产打抗生素,如此才能确保宝宝的安全。另外,若子宫血管功能较差、养分无法顺利输送到胎盘,第2胎宝宝也可能出现过小的状况。
 
Q:乙型链球菌抗生素为什么要等到待产才打?
A:乙型链球菌是皮肤表面常在的细菌,可能会聚集在身体任一个部位,由于它不属于感染性疾病所以无法根治。之所以等到待产才打抗生素,是因为太早打仍有可能再度在同一个部位出现相同的细菌,为了不让宝宝沾染细菌,临近生产时打比较保险。
 
Q:如果计划生第2胎,需要保留第1胎分娩资料吗?
A:如果不确定第2胎是否会在同一家医院生,建议保留资料以便之后的医师查询。
 
Q:高龄怀第2胎可能遇到什么情况?
A:许多高龄孕妈都会要求剖腹产,一方面是担心自己没体力自然生,一方面是想趁机会结扎。还有人因为怕子宫脱垂而选择剖腹产,但若第1胎是自然产,则妈咪已经承接了自然产的后遗症(如骨盆松弛),第2胎剖腹并不会改变身体状况,这种「吃全餐」的方式反而会让妈咪接收自然产及剖腹产各自的坏处。除了剖腹产的问题,高龄二胎妈咪也要特别注意产兆。曾有孕妇半夜腰酸但不以为意,后来实在受不了才到医院,却发现胎儿已经心跳缓慢,检查后是胎盘早期剥离。那位孕妈当时的血压极高(平时血压就高但没注意),虽然紧急剖腹产,胎儿仍回天乏术,而孕妈本身也差点死亡。有些孕妈咪在宫缩时并不会感觉阵痛,因此不会意识到是产兆,但其实痛也有可能以酸的方式呈现,孕妈千万不可大意。
    此外,高龄孕妈咪怀二胎也可能面临胎盘早期剥离的风险。胎盘早期剥离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剥离面偏下方,血液会流出子宫释放压力,对胎儿影响较慢。通常这种情况孕妈咪比较会警觉(因为有血)。另一种是剥离面偏上方,血液流不出来积在体内、身体无法释放压力导致胎盘剥离速度加快,等胎盘完全剥离后,宝宝因为无法得到养分便因此死亡。这种情况在剥离过程中会消耗孕妈的凝血因子,孕妈在凝血功能不良的情况下会出现全身性弥漫出血,并进一步造成产后大出血。为了有效预防胎盘早期剥离的风险,高龄孕妈每次产检应留意血压状况,不要因为在家量测正常而轻忽。如果每次在家量血压都正常,到了医院却都不正常,最好在下次产检时把血压机带来医院校正。
 
Q:第1胎已做过详尽产检,第2胎产检可做可不做?
A:许多生第2胎的孕妈会对产检有误解,认为一些在第1次怀孕做过的产检到了第2胎就可以不用做。如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海洋性贫血等项目的确是做过一次就不用再做,但大多数筛检项目的风险都是独立的。以唐氏症筛检为例,唐氏症对于每一胎的风险都是独立的,尤其年纪愈大的孕妈愈可能生出唐氏症宝宝,所以第2胎甚至比第1胎风险更大。妊娠糖尿病也一样,每怀一胎都必须重做1次筛检。
 
Q:高龄妈咪需要提前入院待产吗?
A:除非发生特殊情况,否则高龄孕妈咪一般不用提前入院。什么是特殊情况呢?譬如第1胎宝宝罹患乙型链球菌,而第1胎的产程又很短,为免来不及打抗生素宝宝就出生,就会先请孕妈入院打抗生素再引产。
 
Q:如果第1胎是剖腹产,第2胎在分娩时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A:剖腹产的次数愈多,产妇死亡率就愈高。如果第1胎是剖腹产,第2胎发生前置胎盘、植入性胎盘以及子宫破裂的风险就会升高。孕妈要特别小心会导致死亡率上升的植入性胎盘;由于剖腹产位置在膀胱上方,胎盘可能沿着剖腹产疤痕一路吃进膀胱,在产后造成产后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