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试管婴儿技术

国际一项研究发现PGS可以提高高龄女性试管婴儿着床成功率

时间: 2019-10-14 10:19:58 作者:网络文章

在试管婴儿治疗的临床应用中,通过分析所有染色体对非整倍体植入前基因诊断(PGS)是否具有效益成本?

科普知识

染色体非整倍体是导致植入失败、流产和人类先天性畸形的主要原因,也是试管婴儿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前研究表明,试管婴儿治疗过程中选择PGS 后,可以提高移植正常胚胎的几率,从而改善临床妊娠结果。

发表在《人类繁殖》(Evelyn Lee, Peter Illingworth, Leeanda Wilton, Georgina Mary Chambers)的一项研究发现,尽管PGS组的可移植的胚胎数量少,但妊娠率仍然和对照组一样。在临床妊娠率和单胚胎移植率方面,PGS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优秀。

介绍

染色体非整倍体是最常见的导致染色体异常的病因,也是导致胚胎植入失败、流产和先天性异常的主要原因。在试管婴儿治疗中逐渐应用于临床的背景下,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是对胚胎的细胞组织检查来评估遗传缺失情况的技术,这项技术将有缺陷的胚胎剔除,将健康的胚胎进行移植。最初,PGD用于检测存在遗传性单基因疾病风险的胚胎,而目前PGD的适应症已经扩大到为染色体非整倍体的筛查。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对于提高胚胎移植率和降低流产率效果显著,特别是在那些有较高风险会产生染色体非整倍体胚胎的患者中,如高龄产妇、反复植入失败或反复流产的患者。PGS则在此基础上,更倾向于单胚胎移植,从而降低医源性多胎妊娠的风险(以及由此引发的并发症)

首次将PGS技术引入临床应用的是基因组杂交技术(CGH),在过去十年中,更先进的技术得到了广泛发展和应用,包括微阵列CGH (aCGH)、单核苷酸多态性阵列(SNP)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根据以往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卵裂期胚胎进行非整倍体筛选的经验表明,在将PGS广泛应用于常规临床实践之前需要谨慎。虽然一开始很有希望,但基于FISH的PGS的筛查能力有限,因为它只能评估某个染色体上的一个子集,并且缺乏标准化的技术和解读,这导致不同实验室之间结果可重复性差异极大。

本文将回顾现有的数据,综合PGS技术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

PGS组采用单胚胎移植(n=87),对照组采用双胚胎移植(n=86),PGS的临床妊娠率为93.1%,对照组为80.7%。

平均移植胚胎数:PGS组=1.06,对照组=2。

患者年龄范围21-42岁(平均年龄32.2岁),每位患者至少有两个胚胎活检合格。

总的来说,临床跟踪结果支持使用PGS,可以保障更高的临床着床率(79.8%vs63.2%,P=0.002)和更高的分娩率(84.7%vs67.5%,P=0.01)。(首次胚胎移植失败的患者,随后再做的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其结果不计入以上数据内)。

如果计算2次以上冷冻胚胎移植的结果,其分娩率对比为(82%vs63.9%,P=0.9),可见使用PGS不仅可以促进单胚胎移植的成功率,还可以减少与多胎妊娠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

PGS对高龄产妇的临床效果

虽然有关于高龄产妇组(≥35岁,AMA组)的小型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其着床率对比为(68.9%vs44.8%,P=0.1),但其妊娠结局基本一致(35.5%vs34%,P=0.02)。而且由于本身样本量过小,导致无法判断PGS对于高龄产妇是否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需要后续研究予以佐证。

PGS对反复移植失败患者的临床效果

当胚胎被PGS筛选后,PGS组的着床率显著增加(41.1%vs19%,P=0.08),但最终妊娠率依旧无统计学差异。由于样本量小,可能需要后续研究跟进,但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经过PGS筛选的胚胎的着床率高于未经过PGS筛选的胚胎。

PGS对反复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

这里反复流产的定义为因意外人流、生化妊娠、药流导致流产2次以上,经过PGS筛查,患者的流产率有所下降。

总结:

评价PGS技术的首要标准是胚胎的着床率是否高于常规显微镜评估的着床率,尽管本次研究存在各种不足,但PGS在提高着床率,是毋容置疑的、倾向于PGS会改善最终妊娠结局。

声明:本栏目的内容,包括医学意见和任何其他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视为特定诊断;如果您对自己的健康或他人的健康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寻求医生的直接建议。